
产品特性
- 能产生均匀的绒面(起沙)镀层,光啞度容易控制
- 镀层色泽均匀洁白,不易产生黑点
- 镀层容易套铬,也可以镀上其它金属如:青铜、金等的电镀
- 可在长时间下正常运作而不会令效果变差,并且可在每日,甚至连续(使用引导管)的情况下,利用暖过滤或碳打磨进行大规模再生程序
- 可用于汽车行业及其它装饰性部件的挂镀上
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
硫酸镍 | 400–500g/L |
氯化镍 | 30–40g/L |
硼酸 | 30–40g/L |
PN-618A辅助剂 | 10–15ml/L |
PN-618B 走位剂 | 6–8ml/L |
PN-618C 起沙剂Ⅱ | 0.6-1ml/L |
PN-618C 起沙剂Ⅰ | 0.6-1ml/L |
PH值 | 4.0–4.8 |
温度 | 48–52 |
阴极电流密度 | 4—10A/d㎡ |
搅拌 | 阴极旋转 |
配置镀液
- 注入约60%的纯水于备用缸中,加热至60度
- 慢慢加入所需的氯化镍,搅拌至其完全溶解
- 不断搅拌的同时,慢慢加入所需的硼酸,搅拌至其完全溶解
- 分多次少量地加入所需的硫酸镍,搅拌至其完全溶解
- 加入2-3克/L活性碳,搅拌30分钟至数小时,然后停止搅拌让活性炭沉淀
- 使用5微米滤芯,用过滤泵把镀液过滤至工作槽中,并确认工作液没有活性炭微粒
- 加入所需分量的辅助剂A和走位剂B并搅拌
- 开动循环泵(不用过滤)
- 调整操作温度至操作范围(聂氏48-52度)
- 用假镀件以低电流密度(2安培小时/升)进行电解
- 稀释起沙剂,与水比例为1:10,其后加入工作槽并适度搅拌
- 停止搅拌,让工作液慢慢单相化,需时约30分钟
- 此时电镀槽液可作生产用,开始试镀
操作条件
滚动速度 | 需要,建议使用机械阴极棒搅拌(具急挫功能),不可使用空气搅拌 |
电镀液循环 | 连续,没有过滤,每小时能1槽液体积循环;使用溢漏槽及慢速活塞泵。 |
过滤 | 只用于每天一次的再生程序,使用5-10微米活性碳滤芯,操作时不可过滤。 |
阴极电流密度 | 可高达6安培/平方分米 |
温度 | 聂氏48-52度 |
阳极 | 包好的镍阳极片并放入于钛篮内,若使用辅助阳极作作复杂部件电镀,可使用镀白金或混合氧化物的钛篮。 |
电镀速度 | (按5安培/平方分米计):1微米/分钟 |
抽风 | 建议使用 |
添加剂的补充
- 每日生产后,所有电镀液必须予以过滤以清除起沙剂NI-SILK系列,然后,在次日早上,须注入100%充足分量的起沙剂。倘若电镀液的可用周期超过一天以上,必须在每第二天或第三天等进行过滤。一般情况下,辅助剂A及B的补充量是根据安培小时来定,假如在不清楚安培小时的情况下,A及B的添加量不能多于每次5毫升/升,因此我们建议使用小剂量添加。起沙剂C的添加是根据所需求的理想起沙效果而定,并且每次添加量不能多于0.5毫升/升(注意:添加剂须先以纯冷水按比例1:10或以上作稀释)添加剂须慢慢注入溢漏槽中,按情况作定时补加。
- 消耗量及添加量
1000安培/小时
PN-618A 80–150ml/ka.h
PN-618B 60–120ml/ka.h 过滤后添加
PN-618B 0.4ml/l (清缸后A,B须酌量增加)
PN-618C 100–150ml/ka.h
PN-618A 0.5ml/L
PN-618C 0.4–0.8ml/L (两小时后加0.2) - 保持镀液比重在32–35 Be 当低于30 Be时,会导致C 剂消耗量加大,甚至不能起沙
- 连续生产,每补充硫酸镍时,同时加入0.3–0.5ml/L双氧水处理,保温60度左右用活性碳过滤一晚,低电流电解
- 镀液温度不应高于60度,否则会容易分解
珍珠镍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
故障原因 | 产生原因 | 解决方法 |
起沙慢 | 1:硫酸镍过低 | 1:补加硫酸镍至450g/L |
2:沙剂不够 | 2:补加PN-618C | |
3:PN-618A 严重不足 | 3:补加PN-618A 1–2ml/L | |
4:电流太小 | 4加大电流 | |
产生亮点及低位发黑 | 1:PN-618B不足 | 1:补加PN-618B 0.5–2ml/L |
2:分解物积累过多 | 2:用活性碳清缸 | |
3金属杂质积累过多 | 3:加强低电流电解 | |
走位差 | 1:硫酸镍不足 | 1:分析后添加至标准 |
2:PN–618A 不够 | 2:补加PN–618A 0.5–2ml/L | |
3:杂质含量较多 | 3:以双氧水活性碳清缸并低电流电解 |
上一款
BG-118黑色锡镍电镀工艺 下一款